
自2008年智慧城市概念興起,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經歷了探索期、調整期、突破期和融合期等階段。而今,在全球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中,我國智慧城市數量已達半數以上。作為中國最早的一批科技企業代表,聯想深度參與了建設中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1.0開端階段,中國還不具備全局數字化的條件。數字設備的普及,只能通過點狀分布式的方式,幫助社會部分領域實現信息化。此時的國內,聯想是最具代表性的信息設備企業,通過PC的普及使得千千萬萬臺PC被連接起來,使得信息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加速流動。
智慧城市2.0時代,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了建設高峰。聯想通過信息化技術融合城市系統,打破數字孤島化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這個階段中后期,大集成、大系統的概念在數字城市建設中初露頭角,互聯網開始交棒給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智慧城市的概念開始萌芽。
智慧城市3.0時代,大數據、人工智能、5G互聯網、物聯網和云計算經過若干年的發展,開始融通成“新基建”的融合創新底座,全社會、全節點的在線化已經通過互聯網、物聯網這“兩張網”得以實現。
當下,從城市各個角落采集來的數據,通過多重網絡得以匯聚到城市的各個主干系統中,“智慧”已經萌生——在抗擊疫情的持久戰中,城市里各個節點的政務管理人員,通過實時的數據驅動工作,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數字ID,并實時標示新的狀態,這種情況下,聯想開始嘗試推動把人工智能與城市服務相結合,使整個智慧城市系統發展成為具備一定智慧能力的整合系統。
隨著新IT技術中“端-邊-云-網-智”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智慧城市的特征也得到豐富與延伸。智慧城市3.0需要的不再只是獨立的硬件設備或者軟件應用,而是包括物聯網設備、智能應用在內的“端-邊-云-網-智”體系化技術架構。技術實施層是智慧城市的“智慧”基礎,分為“端、邊、云、網、智”五層結構,也就是智能終端、邊緣計算、云計算、以5G為代表的數據傳輸網絡和行業智能解決方案。
根據技術實施層的五層結構,智慧城市將呈現六大特征:精確感知,及時處理,云端處理,可靠傳輸,優質服務,安全穩定。即通過智能終端精確感知,通過智能邊緣及時處理,通過網和云進行可靠傳輸和計算,形成以服務為優勢、安全穩定可靠的智慧城市技術體系,最終構成新型智慧城市的六大特征。
從智慧城市1.0、2.0到3.0,新IT賦予了中國智慧城市新內涵。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