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座綠色智城,城市規劃與設計更加以人為本,街道綠樹成蔭,公共空間靈活新穎,城市變成了兼具生活與社交屬性的宜居中心。
在AI、5G、大數據等技術的驅動下,城市已逐漸形成大規模連接的生態系統,擁有廣泛的物聯網、數字解決方案和應用程序。依托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以數據洞察為驅動,智慧城市提供城市的整體景觀、預測分析和事件管理,并提供運營建議。隨著生物識別、智能攝像頭、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以及更廣泛的智能解決方案的采用,可以預防犯罪和重大事件的發生,人們生活的城市環境更加安全。
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變化、循環經濟的實現,使碳排放逐年減少。濃密的城市綠化帶有效儲存和消耗了二氧化碳,合理的綠色規劃讓城市的氣溫降低了2-8度,人們生活在一個空氣清新、氣溫適宜的城市,對空調的依賴也越來越少,城市的用電量逐年減少,而發電量的減少,又減少了碳排放量,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
在“15分鐘城市”新型規劃方案中,社區建立了集工作、居住、醫療、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社區,讓人們出門辦事、購物、就醫步行或者騎行,在15分鐘內都能到達,有效降低了居民不必要出行,減少了碳排放;人們對社區有了歸屬感,社區也變得更加宜居。
從醫改以來推行的分診制度,讓優質醫療資源逐漸下沉,加上互聯網醫療在城市社區服務中承擔更重要的責任,使人們就醫越來越方便,在15分鐘內,就可達到社區醫院,有了互聯網醫療的加持,即便是大病,在社區醫院也能得到很好的醫治。
5月24日,聯想集團聯合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聯盟、工業大數據分析與集成應用實驗室、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融合各自優勢資源共同編寫并聯合發布的國內首個面向未來綠色智慧城市的權威調研報告《2022智慧城市白皮書》,繪制出智慧城市3.0+的場景。
與《白皮書》同時發布的行業首個聯想新型綠色智慧城市方案,通過新IT重構綠色新型智慧城市的價值,實現了中國智慧城市從智慧城市1.0、2.0、3.0到3.0+的躍遷,標志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正式邁入以新IT+綠色能源為主線的3.0+時代。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